逻辑右移:不同语言与架构对边界条件的处理
讨论一个问题:一个 32 位的整数,如果逻辑右移 32 位,结果如何?
先说结论:对于 C++ 是未定义行为,不同架构有不同处理,某些处理从数学角度看可能有问题;对于 CUDA (PTX) 和 Python,行为定义得更好,这个 case 下结果为 0.
逻辑右移:数学视角 vs 硬件视角
大胆揣测一下,提到“移位”,大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硬件视角,即二进制表示层面,将各 bit 逐个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整数 n 位。 这就涉及到 n 的合法范围问题。
注意,这涉及两个层面的考量,其一是编程语言层面,其二是处理器硬件架构层面,需要区分的地方将特别注明。 另外,主要讨论无符号整数的逻辑右移,也就不涉及有符号数的补 0 还是补 1 问题,也不考虑舍入问题了。
硬件视角
在 32 位语境下,寄存器位宽最大 32 位,一条 32 位整数的右移指令,原则上只应允许 \(n\in[31]\),即 1~31 的整数。 当然,这很容易扩展到 \(n=0\) 的情况——右移 0 位,相当于什么都不做,也就是一个 nop. 对于 \(n>32\) 的场景,以及 \(n<0\) 的场景,似乎也很好处理,只要禁止这些取值——具体怎么禁止,后文讨论。 事实上,如果定义 n 是一个无符号数,可以直接绕过 \(n<0\) 的场景。 现实中,架构层面上,常见的架构应该都是视其为无符号数。
那么 \(n=32\) 怎么办呢? 一种直觉的处理是,视为 \(n>32\) 的同类——移动 32 或更多位,意味着原始值的任一 bit 都不在输出中,那么 32 和 33 甚至 100 也没什么区别。 尤其是考虑到 31 是一个 5 位无符号数,而从 32 开始就是 6 位及以上的无符号数了(后文将展示为什么位宽有影响)。
数学视角
数学上,一个 N-bit 无符号数 \(x<2^N\) 逻辑右移 \(n\ge 0\) 位,等价于计算 \[\left\lfloor \frac{x}{2^n} \right\rfloor.\]
从这个角度看,最合理的做法,首先是将 \(n\) 定义为无符号数,毕竟不应该“右移”之后结果反而变大了——那是左移该做的事。
其次,就是对于 \(n\ge N\),最合理的做法是直接返回 0 ——这和上面的数学定义是一致的。 因此,完全可以将 \(n>N\) 直接看作 \(n=N\),因为效果是相同的。
因此从数学视角,对于 32 位无符号整数,应该将 \(n=32\) 定义为合理场景,并返回 0(所有 bit 都移出寄存器了)。对于 \(n>32\),直接当成 32 处理即可。
定义和实现
怎么定义和实现逻辑右移,尤其是 \(n=32\) 这个边界条件?对于正常范围的定义和实现都很明确了,问题其实是讨论“怎么禁止”前述的不合法情况。
在编程语言层面,如果编译期(或汇编期)发现 n 是一个不合法取值,可以告警或直接报错。 如果 n 是一个运行时变量,那么编程语言可以做两个选择:
- 不管了,直接当成未定义行为——很直接,但很不负责任,没错,我们 C++ 就是这么厉害的语言:-)
- 对 n 做 clamp(好像没有共识的翻译,或许可以叫“压缩”,但也不应该叫“截断”,毕竟截断应该是一个二进制层面的操作),即小于最小值的视为最小值,大于最大值的视为最大值;CUDA (PTX) 是这样做的,而且它将 n 定义为无符号数,所以不存在 \(n<0\) 的 case,而 \(n>32\) 将被 clamp 到 32.
C++:
lhs >> rhs
If the value of
rhs
is negative or is not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bits inlhs
, the behavior is undefined.PTX:
shr.type d, a, b;
Shift
a
right by the amount specified by unsigned 32-bit value inb
.
硬件层面,能想到的处理是 mask 或 clamp. x86 继承了古老的遗产,选择的方案是最简单的 mask,唯一合理的 mask 是 \(2^5-1\)=0x1f
. 首先,这确实解决了 \(n<0\) 的 case,因为 32 位整数用这个 mask 视角看其实是无符号数。 其次,这导致 x86 上 \(n=32\) 只能和 \(n>32\) 归为一类,x86 为这种 case 选择的处理是“无事发生”——相当于 nop. 从结果上看,\(n=0\) 和 \(n>31\) 都是 nop,这还真是最硬件的视角。 NVIDIA GPU 和 Armv7 的处理更现代一点,选择了 clamp,首先视为无符号数,然后 \(n>32\) 将被 clamp 到 32.
到这里,其实可以看出,硬件指令集和编程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,C/C++ 和 x86 作为古老组,倾向于“未定义”和 mask 这种简单做法,或许也受制于当时的条件。 而更现代的指令集和语言则倾向于通过 clamp 扩展到 \(n\in\{0\}\cup[32]\) 的支持,并做了明确定义。
x86:
SHR r/m32, CL
SHR r/m32, imm8
The count operand can be an immediate value or the CL register. The count is masked to 5 bits (or 6 bits with a 64-bit operand). The count range is limited to 0 to 31 (or 63 with a 64-bit operand).
NVIDIA GPU:
同上文的 PTX 定义.
Armv7:
LSR{S}{cond} Rd, Rm, Rs
LSR{S}{cond} Rd, Rm, #sh
Rs
is a register holding a shift value to apply to the value inRm
. Only the least significant byte is used.
sh
is a constant shift. The range of values permitted is 1-32.
虽然 Armv7 Rs
只说了用最低的 byte(类似 x86 CL 寄存器),没说到底是 mask 还是 clamp,但从和立即数保持一致考虑,以及实验验证,判断应该是 clamp 到 1-32 区间。 实验中也发现,虽然定义没说右移 0 位的情况,但立即数取 0 可以通过汇编,不论是立即数还是寄存器,右移 0 位结果是无事发生,相当于 nop.
而对于 Python 3 这种解释器/虚拟机语言,直接按照数学定义即可。
Python:
A right shift by n bits is defined as floor division by
pow(2,n)
.
评价
综合上面的讨论,可以看出现代指令集和语言的处理基本都是将无符号数 n 通过 clamp 限定在 \(n\in\{0\}\cup[32]\) 区间,从而符合逻辑右移的数学定义。 但 C/C++ 和 x86 则是未定义 \(n\ge 32\) 的情况,导致边界条件上和数学定义不一致。
具体实现中,对于 C++,如果编译器发现 \(n\ge 32\),会编译器告警,在 GCC 上,如果开启 -O3
优化,结果会被编译器优化为 0,也算是符合数学定义。 但运行时遇到 \(n\ge 32\) 以及不开启编译器优化时,则依赖于目标架构的逻辑右移实现。 在 Armv7 这类架构上,应该返回 0,和数学定义一致。 而对于 x86 架构,这种情况则会当作无事发生,与数学定义不符。
这种不一致,在特定算法中可能导致意料之外的麻烦,比如“除数为常数的无符号整数除法”。如果有空,且听下回分解。